您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 >> 考生园地 >> 考生谈"软考" |
软考,伴我一路走来 |
余传志 | 发布日期:2012-04-18 | 浏览量:19079 |
1999年,丹东 。公司里有一个人过了系统分析员,我们全公司的人出去喝了一顿,那时我对系统分析员非常羡慕。当时,丹东还没有系分的考点,得到沈阳去考。我公司那人或许是丹东市有史以来考过的第一个系统分析员了。 2002年,沈阳 。 02年4月底我被调到沈阳,也是公司的总部所在。在媳妇的强烈要求下,我准备报考东北大学的研究生,同时我个人也想参加软考。02年在考研复习期间,我就报考高级程序员,想练练手,作为考系分的铺垫。因为好几年没考过试了,心里很打怵,没想到高程还过了。 2004年,沈阳 。 5月,在沈阳第一次考系分。报名期间,我在北京出差,同事帮我报的名,第一次去忘了拿照片,后来才报上名。这次系分,下午两场都过了,但上午差3分,没过。但是,也坚定了我的信心,第一次考,感觉这个成绩还不错,下次再考,应该差不多了吧。因为,大家感觉比较难的论文我都过了,我写的论文是“成本估算”,都是结合自己做项目经理的经验写的,很实在。 2005年5月,丹东 。 5月份丹东考系分,报考的没几个,来考试的更少,就我和另外一个人,两个人考,两个监考老师,可笑吧?这次考得比上次还差,大大出乎我的意料。我记得当时走出考场,浑身觉得非常的疲惫,狠狠的说这次不过,再也不考了。但考完感觉不太好,觉得过不了,果不其然。我的岳母都为我的软考发愁,她知道我一心想考过系分。此时的我,挺羡慕那些考一次就能过系分的人,还有那些刚毕业甚至没毕业就考过系分的人。 2005年11月,丹东 。其实,我也知道通过系分也不能说明太多的问题,但至少证明我具备了系统分析师这样的资质。连续两次系分没考过,我觉得信心需要调整了,想通过考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(简称 “信管”)来调节一下考试的心情。信管也是高级考试,是05年国家才开始组织信管的考试。 2006年5月,大连 。 06年2月,我调到了大连筹备和管理分公司。虽然大连不是我第一次来,但公司刚成立,要和政府部门打交道,费心的事情还不少。我犹豫到底考不考系分,但是了解我的朋友觉得我肯定会考,因为过系分一直是我的梦想。后来,我还是报考了5月份的系分。复习时心里还是没底,或许天道酬勤,这次还真过了,并且进入辽宁省系分级别的前20名。 2006年下半年,大连 。下半年的信管,本来我也想考,但公司工作太多太忙,就不考了。一个偶然的机会,我做了希赛论坛 “信管”的版主,回复了考友的一些问题,分享我的考试经验和教训,得到了考友的积极响应。在管理员的建议下,我把在我在新浪的博客搬到了希赛上,和考友交流考试经验,没想到我的博客的访问量直线上升,让我欣喜若狂,同时也感到一种责任,那时每天无论多么晚回宿舍,我都更新我的博客,及时回复他们的问题。尤其是考试临近的日子,我给大家预测信管的论文题目:“沟通管理”或者“人力资源管理”,有的考友就按这两个题目写了论文,甚至把写好的文章发给我让我帮修改。结果,考试出的论文是“人力资源管理”,我猜中了一半,后来很多考友给我发来邮件致谢。 通过软考,我本人巩固了计算机知识,坚持学习, “ 以考促学 ” ,始终保持了比较平和的心态。其实,系分过了之后也没什么感觉,但在这个过程中,锻炼了我的毅力,这点对我以后做事很重要。通过希赛博客、尤其是希赛顾问团,我认识了很多顾问和考友,学到了很多东西,软考对我的职业生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。在未来的日子里,我会继续关注软考,尽我所能为软考多做点事情,让软考在推动国家的信息产业发展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。 摘自:希赛网 |
上一篇: 天道酬勤,甘苦系分岁月 |
下一篇: 在软考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|
【打印此文】 【关闭窗口】 |